当前位置:鼻肥 > 鼻肥大医院 > 收藏针灸入门练习秘诀 >
收藏针灸入门练习秘诀
(1)掌握正确的持针法。
实针练习指力应从正确持针开始。持针的方法有两指持针法、三指持针法、四指持针法、持针身法、双手持针法等,习者可据针具的长短选择适当的方法。其中三指持针法临床最常用,方法是以拇、食、中三指末节指腹捏持针柄。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应注意持针姿势宜稳健不宜紧握,应保持针体端直坚挺,以免用针时重滞不活或指力不达。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云:"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
(2)虚拟练习。
持针,在空中向上下、左右、前后等方向,横向、斜向、直向反复进退,以锻炼手腕的翻转灵活,以及持针向几个方向进针的速度。
(3)实物练习。
持针,使针尖垂直抵在模拟物上,悬腕,不要有依托;用拇指与食、中指前后交替地捻动针柄,要求捻转角度均匀,针体不左右摆动;再逐渐施加一定压力。如此反复练习,直到针体可垂直刺入模拟物,针体不弯、不摇摆,进退深浅自如时,说明指力已足,可进行下一步针刺手法练习了。
练指力时注意:①姿势。练指力的体位有站位、坐位两种,无论哪种体位,均要注意保持悬臂、肘、腕,不要有依托。②左右手并重(徒手或实针)练习,使两上肢活动力量平衡。③选择适当模拟物。模拟物的质地以接近人体为宜,如棉团(扎紧)、软纸垫、泡沫塑料、软木、橡皮、瓜果(广柑、西瓜皮、苹果)等。④循序渐进。先练1~2寸短针,有一定指力并达一定熟练程度后,再练3~4寸长针。⑤全神贯注地练习,令指、掌、腕、臂之力相协调。现代针灸家彭静山提出了一组以轻刺为基础的"水面练针法",简便易行,不失为锻炼手指和掌、腕、臂力功夫协调的一种好方法。具体操作分四步:①置棋子(木质)于水面,令其平稳,持针垂直刺棋子,要求刺入棋子某处,仅见水微动而棋子原位不变。②置塑料瓶盖于水面,令其平稳,刺法如上,以瓶盖不翻转沉下,水面微动而位置不变为度。③轻刺海绵,刺法如上,以其平稳不动或仅微颤为度。④轻刺水果,以既不刺破果皮,又不使其移动为度,通过这些方法,达到集中和控制指力的目的。 3 练手法《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说明针刺治病,其根本在于调气,而调气的手段主要是手法,可见手法的重要性。对于《内经》中的针刺手法,后世医家又不断地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具体的手法已不下几百种。但概括起来,针刺手法主要分为基本手法、辅助手法、单式补泻手法、复式补泻手法、进针出针法几大类。本文主要介绍基本手法的练习方法。(1)捻转法练习。
持针刺入模拟物后,以拇指向前、食指向后与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在原处来回捻转。练习时角度要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逐渐达到每分钟次以上。角度无论大小,速度无论快慢,都要达到均匀、自如。同时还应刻意进行双手行针的练习,以便临床持续运针时应用。
(2)提插法练习。
持针刺入模拟物后,在原处上下提插,要求针身垂直,提插幅度均衡,一般在3~5分为宜,频率由慢到快。
(3)捣刺法练习,该法是提插法的延续和加强。
用拇、食二指持针柄,中指贴扶针根,利用腕部弹力,较大幅度地提插。要求插时用力大、速度快,但针体不能出现侧弯。
(4)捣颤法(雀啄法)练习。
捣颤法是在进针原位不断捣动,犹如鸟雀啄食的一种小幅度快速提插法。操作时手指持针,以腕关节微微震颤而捣动之,每分钟达~次。此针法有良好的催气、导气、加强针感作用,故宜特别练之。
在上述基本手法练习达到熟练程度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练习进、出针手法、辅助手法和补泻手法,并逐渐由模拟物练习过渡到自身试针,可选取腿部或肘臂部穴位,实际体会针感。针刺手法的练习其实是无止境的,除了模拟物上的练习,在临床治疗时还应根据病情实践不同手法,并随时用心体察与记录其效果,日积月累,使技艺不断进步。4 练运气运气,是指医生在针刺时自身气机的调理,即运丹田之气,贯注指端,使气达所欲之处,从而大大增强得气作用,提高疗效。练运气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强健医者体质并使丹田之气充实;二是使医者精神易于集中并能以意引气,灌注掌指。古今善针者皆主张练运气,有"练针先练身,练气后运针"之说。练习运气之法,首推气功。气功可以使人的精神更好地驾驭形体,增进人的固有机能,激发调动人体的潜在力量,以使生命更加充满活力的锻炼方法。许多著名针灸家指出,练习气功,增强本身的元气,调心宁神,内气外发,意气相随,是针灸医师的一项基本功。气功练功的方法可分为静功、动功两大类。静功是采取坐、卧、站等外表上静的姿势,运用松、静、守、息等方法,着重身体内部的锻炼;动功是采取意、气相结合的各种肢体运动及自我按摩、拍击等方法,以锻炼内脏、筋骨、肌肤。练气功要注意把握三个要领,即调节呼吸(调息)、动作(调身)、意念(调心)结合。通过气功锻炼,掌握意、气、力三者的密切关系,以身注掌、以掌注指,推进掌指力量。久而久之,掌指自有功夫,则临床时运用自如,可显著提高针刺疗效。太极拳也是练运气的一种好方法,它虽为拳术,但其原理有与气功相似之处,也要调心、调神、调意。练拳时讲究意到、气到、力到,打拳与意识结合,与呼吸配合。动作刚柔相济,动中求静,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令肢体灵活,经络通畅,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故长期习之,必然精神充沛,内气贯足,对从事针灸大有裨益。练运气的方法还有很多,象古代的华佗五禽戏、现代的辽宁彭静山练臂运掌法、甘肃郑魁山关节练习法、北京贺普仁练八卦掌法、山东焦勉斋运掌八法等,都有助于运气的练习。值得一提的是,练针与练字、绘画有一定的相通,都是内气与指、腕、臂的结合。因此,如果练针者适当练字绘画,经常行笔运气,可能触类旁通,有助于练针和临床用针。而且作字作画,可以怡养情志,对于从事针灸也非常有帮助。综上所述,练针实为针灸医师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不仅初学者必须强化,即使对有一定经验的临床医生也至关重要。练心意、练指力、练手法、练运气是掌握针刺手技的必要方法。常言道"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要练好针,关键在坚持不懈,"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刻苦加用心是学习和运用毫针的成功之道。我们应汲取前人之长,并注意在自己的实践中体会、摸索、创造,从而掌握扎实的针灸基本功。版权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期待您的原创投稿,邮箱:
qq.鐧界櫆椋庢湁鍝簺琛ㄧ幇鍖椾含娌荤櫧鐧滈鍒板摢瀹跺尰闄㈡瘮杈冨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