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眼爸爸带我品三国解读司马懿

白癜风信息 http://www.xftobacco.com/zxpt/

作者:周云骞,心理咨询师,用诗意去治疗心灵创伤的人,用诗意去说故事的人

父亲说: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有一线希望就要去付诸努力。

这几天云骞哥回了老家,每天爸爸5点就起来帮我和妈妈煎中药,妈妈是治她的老年病,我是治自己的鼻炎,吃了两天有了一点效果了,我和爸爸说起了一位朋友过吃中药把严重的鼻炎治好的故事,爸爸就说: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有一线希望就要去付诸努力。我最近想试试用教程中的催眠疗法,看看能不能治愈鼻炎。我几次都失败了,因为二度催眠,要进入到鼻子内部,通过梦境查看内部堵塞情况。按原理来说,是可行的,只是我的功力还不够。

自我催眠治疗鼻炎、胃病

昨天下午我在看管理心理学的直播课程,是我们心理学的老师讲团队打造,我爸爸在一旁听到了,他说:“要是让我上去讲,我也能讲,至少能讲5点!我很好奇,一个种菜的农民,能讲出什么团队打造呢?便让他说说看。听后,我觉得很有道理,条条都是戳中要害!是我们老师都没有讲到的。爸爸说只要做好这5点,公司不会差到哪里去,刚才视频中老师讲的那些小恩小惠旅游过节的团队打造都是次要的。爸爸是这样说的:

和爸爸一起品三国、说历史、谈选择

1、老板改造:他意思是说老板要处下要谦虚,要自我提升。

2、底薪加股东:创业型公司直接给员工股权。

3、专门的产品分析:在经营上不断优化分析自己的产品处于市场什么位置。

4、开支要透明: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合伙企业,将一些有必要公布的财务信息公布出去,这是一种大气。

5、淘汰制:引进人才的同时采取末位淘汰,给胡萝卜更要给大棒。

我爸爸是个地道农民,小学文学,只读到了小学4年级,并且是自己小时候卖鸡蛋去读的书。后来他没有机会去读书就被爷爷拉去做农活,一干就是50多年,今年60岁了,但他脑子里装的都是满满的智慧。爸爸是一本百科全书,他会自己做凳子,造房子,编帽子,养马养鱼养牛杀鸡杀猪无所不能,维度就是对羊情有独钟!不吃羊,不杀羊,养一只羊从羊崽到老羊,呵护有加,让羊自然死去,然后埋葬。他会因为羊的生病、年老离世,而默默哭泣,我觉得他很有趣,让人捉摸不透,时而睿智,时而伤感。不知道这是不是和他的放羊的童年有关。

你是我的眼,和爸爸一起品三国、说历史、谈选择

爸爸会干各种田里地里农活,我是十分崇拜他,到了我这辈他的手艺我一样都没有继承,到我这里估计要失传了。自从我给他买了个50寸的大彩电以后,他就把电视当成了课堂,在电视里学到智慧,并和他的经验融为一体。他最喜欢看的各种新闻频道,还有《最强大脑》、《百家讲坛》,《非你莫属》,《一站到底》,最喜欢的就是易中天、于丹、周立波、金星、涂磊那些文化人,每天四五点起来去骑电动三轮车去市场做生意,中午回来给我们做饭,晚上收摊要到7点半,晚上11点睡觉,一天只睡5个小时,几十年来天天如此。一天做的事情是我的好几倍,却没见他说过一个累字。不会打牌和麻将,一天只赚块钱心里就会乐呵呵的,有时候赔了本他还是乐呵呵得说就当是锻炼了身体。每次和他出去坐火车,他总是那个车厢里嗓门最亮的最会戏弄列车售货员那个老顽童,因为我有这样一个饱经风霜却有着豁达人生的爸爸,才有今天傻傻的却和爸爸一样乐观积极的云骞。

我经常和爸爸一起看了看关于历史的节目,印象很深刻是一次讨论关于司马家族的管理,爸爸对司马家族的来龙去脉如数家珍,他说:“你要是把这些都学会,保证你以后在社会上不会被人骗。至于会不会干坏事,我自己的儿子我最清楚,你就是那种就算知道权谋术,给你个胆,你也不会去骗人的那种人。”说完我俩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那年,我说我得了抑郁症,爸爸很诧异看着我说:“你要是有我一半就好了!你看我整个小时候就没有穿过鞋,20岁前就没穿过新衣服,还睡过棺材,背过死人,吃过观音土,遇到禽流感倾家荡产,为了你大学1万块学费,借了十几个人,你看我抑郁过吗?”是啊,我说我好惭愧。

文章最后把这首歌献给我66岁的老父亲,都快傍晚7点了,现在还在地里干活,每天带着个收音机,听着评书,相声,刨着地球,回家还给家人做饭吃,他好像每天都开心得很,没有想要退休的样子……

萧煌奇-你是我的眼.mp3

00:00

来自生命这出戏

爸爸,我爱你。每当我被社会花花绿绿迷乱了双眼,看不清方向的时候,总是你,用不多的话,用你的行动,告诉我该如何成为一个有有思想有价值的人。就像歌中唱的,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

你是我的眼,和爸爸一起品三国、说历史、谈选择

我望向你的脸.

却只能看见一片虚无

是不是上帝在我眼前遮住了帘

忘了掀开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

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

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

因为你是我的眼

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

关于我爸爸喜欢的司马懿,关于三国,我找出来一篇文章,我分几次分享给大家。

爸爸一起品三国、说历史、谈选择

《司马懿的管理心理学》

(一)无悔的选择是好选择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我们的生活和事业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关键的时候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然而在当下,很多人在为不知道如何做选择而焦虑甚至痛苦。那么,选择有规律可循吗?当人生出现重大选项时,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决断去把握?在这方面,司马懿就是一个厉害的主儿,在朝不保夕、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司马懿的每一次重大选择都是那样的惊心动魄。

女士逛商场,越看越不甘心,这叫选择带来的踌躇与焦虑,生活中许多痛苦是因为选项太多造成的。诸葛亮前出祁山时遇到司马懿,这是司马懿在《三国演义》国第一次出场。时间是在赤壁之战后的二十年。两人在祁山相会,此时,祁山西城特别安静,诸葛亮安排蜀兵埋伏在店铺里,司马懿当时有15万大军,而亮身边都是文官,他们都指望诸葛亮找出活命的办法。诸葛亮吩咐隐起旗帜,在楼上焚香抚琴,司马懿没有想到,只能选择进与不进。司马懿思前想后,这是在重大选择前表现出的焦虑,诸葛亮大开四门,无奈无兵无将,只能出此险招,诸葛亮也有信心,面对异常局面,司马懿不会贸然进城,想不出其中的奥妙。形势不明,绝不会贸然进攻,司马懿传令往北山而退。司马昭不理解,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必有埋伏,诸葛亮的反常行为,背后必有意想不到的秘密。

(《三国演义》中讲述的空城计的故事就是关于司马懿做选择智慧的经典故事,面对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没有冒险进城,那么,他的这个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呢?)

司马懿没败,他的选择体现出四个特点:

一是不求最好,但求满意。形势危急下领命,被动时逼退了诸葛亮,这就不错了。但进城就有风险。像今天存在的剩女现象,都想追求一百分,等到遇到一百分,人家儿子上中学了,得一百分得靠运气。司马懿没必要百得要一百分。最好是好的敌人,追求最好会走到反面去。没有%的完美只有%的错误。

二是无悔的选择是好的选择。司马懿事后后悔,人生后悔时是最痛苦的。无悔的人生是好的人生,无性的选择是好的选择。但后悔是选择的影子。面对选择就得用最小后悔法。司马懿不进城相比而言是理性的选择。成功了不要贪胜。人生、商海都贪胜,最后败坏了。打麻将听牌时最危险。得意不要忘形,要保持清醒,但是空城计只能给高人用,见俗人得用俗招。用策略要看对手的状态。

(我们很多人做选择,都喜欢追求一个标准,那就是完美。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第一次交锋,之前一直大胜,后来因为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而不够完美,甚至他胆小的举动还成了大家的笑料。然而从管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空城计》中司马懿选择撤退的行为不仅不丢人,其中还蕴含着他关于做选择的过人智慧。人生做选择就像下棋,有的人之所以能成为高手,是因为他每做出一个选择都尽可能地从远处出发,从全局出发,不为眼前局部的利益所诱惑。)

三是绝不掉入别人给定的选项里。空城计是假的,真实的历史是年二人才对决。诸葛亮兵出祁山,当时曹真病重,被包围。魏只得征调司马懿来防守。这一年诸葛亮50岁,司马懿52岁。司马懿带大军来到祁山准备开战,派小分队驻守,自己的主力去直扑诸葛亮大营,诸葛亮却转头去了上邽了。司马懿发现不如诸葛亮。立即追,他跟身边人,你们不知道他,一定会安营扎寨,快点就可以赶到,对了。诸葛亮成也谨慎败也谨慎。做擅长的事情时,最容易被人看出破绽。小战后对峙,诸葛亮撤回祁山,司马懿还是追,诸葛亮也正等着呢,司马懿杀过来了,在卤城拼吧。结果战争没开始,司马懿的军队建立一座更加坚固的大营,两支军队不打了,都在搞建筑了。司马懿固守待援,这是看着你。引起许多不理解,这是高明的不掉入你给定的选项里。

(《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就是一个有大局观的人,正是凭借着豁达的气度和过人的判断力,他才能在每次重大选择之后不怨天尤人,不后悔,才能在智慧超群的诸葛亮面前不落下风。为了不落入诸葛亮的布局,司马懿一直跟诸葛亮拧着劲儿,偏不按常理出牌。我们生活中也常有这种情况,自己的选择被他人提前做了安排,这个安排如果来自竞争对手,轻则会干扰我们的思路,严重点就会使我们陷入被动的局面。面对诸葛亮的聪明布局,司马懿就一直坚守,千万不能掉进诸葛亮的布局里来?那么,在关键问题的选择上,司马懿究竟有哪些高明之处,我们从中又能获得怎样的启发呢?)

诸葛亮布好局了,司马懿偏偏坚守对峙,遭到曹魏强烈反对,因为他当时威信不高,许多人不服。5月份,终于决定开战,结果是魏军被迫撤退,六月蜀军无粮全军撤退,司马懿有三点成功:祁山解围了,保住了麦子,逼退了诸葛亮。司马懿不容易体现在管理难,司马懿上有领导的猜疑,身边人也不理解。

三国最厉害的军事家战略家,心理学无师自通者INTJ——司马懿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skp.com/wahl/262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