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肥 > 鼻肥大症状 > 您知道吗你的头疼可能和鼻部疾病有关 >
您知道吗你的头疼可能和鼻部疾病有关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病人每天都头疼,有时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尤其是学生,许多家长就认为是用脑过度累的,到医院做了多项检查,包括头部CT、核磁共振、脑血管功能各种检查,也查不准原因,结果到耳鼻喉科检查才知道,头疼竟是鼻部疾病所引起的。其实长期患慢性鼻炎,鼻子不通气,就可能造成脑缺氧而引起头疼。因鼻窦炎造成鼻窦腔内脓性分泌物增加,也可能引起头疼。未接受对症治疗的患者头疼症状往往不断加重,有时甚至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这些都叫做鼻源性头疼。
什么是鼻源性头痛:
是指鼻腔、鼻窦病变引起的头痛。以鼻窦急性炎症最为多见,约占全部头痛发病数的5%,其它如急、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萎缩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均可引起。鼻源性头痛一般都有鼻病的症状,如鼻塞、流脓涕等,多为深部头痛,呈钝痛或隐痛,无搏动性,白天较重;卧床休息时减轻,头痛有一定的部位和时间,在低头弯腰、衣领过紧、全身用劲使静脉压增高时鼻粘膜充血,头痛加重。
鼻源性头疼的病因: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原因较多、机制十分复杂的一种主观症状。鼻腔和鼻窦局部病变及结构变异与头痛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以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引起的头痛多见。鼻源性头痛的致病因素大致分为两类。
首先,鼻腔分布着丰富的感觉神经纤维。鼻腔的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的眼支和上颌支。眼支分出筛前神经至鼻腔前部,上颌支分出鼻后上、后下神经的外侧支分别至中、下鼻甲,上牙槽的前、中、后支到上颌窦,司鼻外的感觉。同时,鼻腔又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分布,司鼻腔粘膜血管的舒缩和腺体分泌功能。因而鼻腔是人体较为敏感的一个部位。
其次,鼻腔实际上是由窄狭的管腔、孔洞和间隙构成,解剖结构复杂而精细,一旦遭受炎症的侵袭和鼻腔自身解剖结构发生肿大变异,则容易造成鼻腔、鼻窦引流障碍、肿胀挤压,导致邻近结构受累。早期多表现为阻塞性头痛,由于窦口长期阻塞,窦腔内空气逐渐被吸收,出现所谓“真空性头痛”,真空状态下粘膜血管扩张,血清大量漏出,或因炎症渗出积脓使窦腔压力增高,又出现“张力性头痛”。高位鼻中隔偏曲和钩突、筛泡及鼻甲体积肿大则因为使鼻腔、特别是嗅缝变窄,中、下鼻甲受压,使其舒缩机能受到限制而出现反射性头痛。炎症刺激鼻神经也是导致头痛的因素之一。
鼻源性头痛特征
1、一般都具有鼻病的症状,如鼻塞、流涕等;
2、疼痛一般为钝痛、隐痛,无搏动性,白天较重,休息后头痛减轻,活动后加重;头痛部位为鼻根部、前额、颞部、顶枕部或眶周钝痛。部分伴眼球发胀、视物易感劳累等眼部症状
3、疼痛有一定的部位和时间性;如果是额窦炎发作,会感觉额头闷痛,尤其是眼眶处,上午较重,到了下午症状可能逐渐减轻;如果是上颌窦(位于脸颊处,窦口朝上)炎,可能会感觉脸颊和上面的牙齿疼,疼痛是上午轻、下午重,侧卧休息的话会减轻一些。
4、经采取休息、滴鼻药、蒸气吸入或鼻腔通气引流等措施后,头痛可减轻或暂时缓解,当咳嗽、低头、弯腰、用力时,头部静脉压增高,头痛又会加重。
为什么鼻窦炎会引起头痛?
得先从鼻窦的结构说起,四组鼻窦从鼻腔两侧对称的位置通过开口与鼻道相联。蝶窦、筛窦、额窦构成颅底的一部分,与颅内脑组织仅是一板之隔,所以鼻窦疾病,或鼻外伤,皆可引起颅内并发症。
蝶窦是最容易产生头痛、又最不容易被发现的一种鼻窦炎
鼻窦炎出现头痛是重要的症状之一,头痛位置与发炎的鼻窦有关。可发生于额部、头顶、或枕后方。在四组鼻窦中,蝶窦是最容易产生头痛、又最不容易被发现的一种鼻窦炎。其它三组鼻窦分别处在鼻腔前和中间,而蝶窦处在鼻腔后面,位置较深,它的部位离头颅底部更近,发病时直接影响到头枕区或者眶后痛,容易造成忽视。一旦出现这些疼痛,让人们很难联想到病灶在蝶窦这里,做CT、做核磁共振都不会往这里扫,隐蔽性更强,往往造成误诊或漏诊。
预防
由于头痛的原因复杂,建议遇到有下述情况的头痛,应考虑为鼻源性头痛。
①长期慢性头痛;
②有筛窦、筛泡、中鼻甲过度气化,钩突肥大等易造成局部压迫或窦口堵塞;
③头痛感冒时加重;
④中鼻道和嗅裂区黏膜表面麻醉或上颌窦穿刺时头痛减轻;
⑤没有其它确切病因能够解释的头痛。
?医院
耳鼻喉科专家出诊时间
张良:每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石磊:每周二上午、周五下午
张建中:每周四上午、周六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