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肥 > 鼻肥大饮食 > 新生儿常见问题解答黄疸奶癣吐奶鼻 >
新生儿常见问题解答黄疸奶癣吐奶鼻
献给初为人母的爸妈们
新生儿黄疸(neonataljaundice)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开始在皮肤、口腔黏膜和眼白部分,出现轻度的黄染,而手心和脚心一般不出现黄染,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在此期间吃奶、睡眠以及生长情况均好,大小便颜色正常,也无其它不适表现,如果查血表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正常,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也属生理性)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四肢及或手足心均出现黄染,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或稍退后又重现,嗜睡、不肯吃奶、烦躁,甚至出现抽搐等症状,均为病理性黄疸,医院救治。
如何解决宝宝黄疸?
①早产儿消退慢:如果宝宝是早产儿,黄疸的消退一般会慢一些,可能持续3周甚至更长一些,但黄疸应呈逐渐减轻倾向。否则应及时就诊。
②如果宝宝完全采用配方奶粉喂养,生后2周黄疸仍然明显,应立即就诊。
③母乳喂养黄疸不用担心: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出生1周后黄疸仍然明显或继续加深,但精神好,胃口好,大便黄,体重增长良好,通过检查没有异常,一般可以认为是母乳性黄疸。一般停母乳3天后黄疸减退,停5~7天后黄疸明显消退。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除非黄疸程度太深)。由于暂停母乳喂养可能给孩子或母亲带来不适,在黄疸不严重的前提下,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下观察。母乳性黄疸通常在生后2-3个月内完全消退。
奶癣(infantileeczema)1、什么是奶癣?
奶癣即婴儿湿疹,是婴儿期的常见问题,多在生后1~2月开始,1~2年内消失。表现为皮肤的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表面可有小白点,婴儿可无自觉不适。严重者可出现渗出、结痂,甚至继发感染,婴儿可能有烦躁不安症状,甚至影响睡眠和进食。
2、宝宝奶癣部位生长:
①最先出现部位——面颊(小红疹),再是额、颈、胸部。
②小红疹转变为小水泡,破溃后流水,之后可结成黄色痂皮。反反复复。
3、为什么会有奶癣?
奶癣是一种皮肤过敏现象,确切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奶癣现象一般提示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①食物中存在过敏原。配方奶以牛奶为原料,所以人工喂养更容易发生湿疹。母乳喂养在妈妈食用海鲜、牛奶后容易发生。
②婴儿存在过敏体质。这类婴儿更容易发生鼻炎、哮喘等。
4、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对轻度湿疹一般无需处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爽,避免搔抓、日晒等刺激,衣服应柔软、清洁、宽松。如果湿疹明显,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含皮质激素的软膏,必要时内服扑尔敏、葡萄糖酸钙等抗过敏药。
5、如何护理有奶癣的宝宝
①用温清水洗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②选择纯棉制品内衣。
③勤给宝宝修剪指甲,避免宝宝抓搔患处。
④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使奶癣痒感加重。
吐奶和溢奶(regurgitationmilk)溢奶≠吐奶,别傻傻分不清楚
吐奶是由神经肌肉参与的一系列复杂的兴奋反射过程。
溢奶是单纯通过物理原理使胃内奶液经食道反流入口腔及口角边(婴儿喷门松弛,在体位不当、胃部受压情况下,胃内奶液被动溢出),不属于真正的呕吐。
◆发生的原因不同
溢奶一般属于正常现象,由生理原因引起。而吐奶则一定伴有呕吐现象,可考虑胃肠炎或是过敏等其他问题。
◆宝宝感受不同
溢奶一般是从嘴角边溢出,较缓和,宝宝没有痛苦的表情;吐奶则是强而有力地从嘴巴吐出,甚至呈喷射状,较剧烈,宝宝有痛苦的表情。
◆呕吐物的性质不同
生理性的溢奶一般是较新鲜的奶液,而病理性的呕吐一般带有奶块,或有酸臭味,有时可见黄绿色胆汁样物,甚至吐出咖啡色液体。
解决吐奶的最好办法就是帮助宝宝拍嗝
1、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
2、喂完奶后在肩膀上垫块小毛巾,并让宝宝的头趴在你肩上,手掌成弧形(就像手心捧个鸡蛋)然后轻拍宝宝后背,每次4~5下,然后停顿几秒,直到宝宝打嗝。
3、使用奶嘴的宝宝: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奶嘴。孔太小容易吸入空气;太大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两者都有可能引发吐奶。
4、如果是躺喂,喂完后不要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先侧卧一会儿。
新生儿鼻塞(nasalobstruction)1、宝宝为什么会鼻塞?
鼻塞不一定就是感冒了,这一条规则特别针对新生儿。新生儿的鼻腔狭小,在鼻黏膜水肿或有分泌物阻塞时特别容易发生鼻塞。如果房间的温度太低,宝宝鼻塞的症状会更明显。不用担心,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些鼻塞的情况是由于生理结构引起的,不是病。有的宝宝还常流出少量的鼻涕,干燥后成了鼻屎,颜色呈淡黄色,这也是属于正常情况。
2、应对
新生宝宝的鼻痂看到宝宝鼻子里有鼻痂了,可先用手指轻轻揉挤两侧鼻翼,等到鼻痂稍为松脱后再用干净的棉签卷出来。如果鼻痂不容易松脱,可先向鼻腔里滴一滴生理盐水或凉开水,润湿后的鼻痂比较容易松脱。
3、妈妈在日常照看宝宝时应该注意什么?
①鼻子呼吸不畅,如果不影响吸吮的话,您可以试着垫高枕头,观察一下行不行。
②当宝宝鼻塞严重时试着转变宝宝睡眠的体位,症状会减轻一些。
③当宝宝吃几口奶就停一会儿用嘴呼吸一下,或者边吃奶边哭,很可能鼻子被鼻涕或鼻痂堵住了,要注意清理。
4、区别鼻塞的异常情况
①如果鼻涕很多、颜色澄清,或干结后鼻屎堵住鼻孔,宝宝只能不停地用嘴呼吸,这时需要考虑可能是伤风感冒了,应该及时去就诊。
②如果流出的鼻涕有臭味、带血丝,鼻肿胀,有可能是鼻子内有异物。
③新生儿鼻塞时间长,用过一些办法无效,这时要排外新生儿腺样体肥大。可以请耳鼻喉科医师会诊。
新生儿打嗝(hiccup)1、新生儿打嗝新生儿打嗝是极为常见的现象,不是病。
新生儿为什么容易打嗝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目前认为是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导致膈肌痉挛,所以打嗝的次数会比成年人多。打嗝会造成家长的不安,但对新生儿不会有不良影响,不少地方介绍各种处理方法,家长可以作尝试,但从医学角度看,新生儿打嗝是一种无须任何处理的生理现象。
2、引起新生儿打嗝的原因?
①宝宝喝了冷风,受了风寒而诱发打嗝。
②有时后吃了生冷的奶水或者食物消化不好,容易诱发打嗝。
③宝宝在惊哭之后进食一时哽噎也可诱发打嗝。
3、如何缓减宝宝打嗝?
①家中的宝宝持续地打嗝一段时间,可以喂宝宝喝一些温开水,以止住打嗝
②天冷的时候可以在衣服外边放一个暖水袋,消除体内的冷气
③用少量的桔子皮泡开水,有疏畅气机,化胃浊,理脾气的作用。
4、应对宝宝打嗝,妈妈在日常生活照看中要注意什么?
①在宝宝哭的时候不要进食,这样很容易打嗝。
②吃奶时要讲究正确的姿势,要注意头比身子高。
③母乳喂养时注意避免乳汁流得过快,人工喂奶也要避免太急,奶瓶倾斜45度角,可以让气泡跑到奶瓶底端,不会让宝宝吃进气泡而打嗝。
④每次吃完奶,竖着抱起来轻轻地拍着后背,直到打出嗝以后再放下,宝宝的肠胃会比较舒服。
新生儿睡眠问题(sleep)1、新生宝宝的睡眠特征
新生儿多数时间处于睡眠状态。一般新生儿一昼夜的睡眠时间为18~20个小时。但由于新生儿浅睡眠时间较长,浅睡时可出现面部表情如微笑、皱眉、噘嘴或做怪相,有时四肢伸展一下,发出哼哼声、呼吸快慢不均等,这些都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特点。
2、新妈妈注意:
不要打扰宝宝的睡眠,三个月内的宝宝存在生理性惊跳现象,这是由大脑发育未成熟所致的正常现象,不需处理。夜间宝宝睡眠时,不要因为有一点动静,就怕宝宝饿了、口渴或尿湿了,给宝宝过多的护理或关照,这样反而会打扰宝宝的正常睡眠,不利于大脑发育。
3、爱心贴士:
新生宝宝每天睡眠18~20小时,2~3个月为16~18小时,5~9个月为15~16小时,到1岁时接近成人的生活规律。
尿布疹(diaperdermatitis)尿布疹,俗称红屁股(即红臀,儿科病名)
指在新生儿的肛门附近、臀部、会阴部等处皮肤发红,有散在斑丘疹或疱疹,又称新生儿红臀。
婴儿的皮肤极为娇嫩,任何不良刺激都可能导致皮肤发生疾患。尿液、粪便等污物对皮肤的刺激是最常见的原因;另外比如尿布材质粗糙,对皮肤造成直接摩擦刺激;宝宝的皮肤对该尿布的材质或染料过敏;局部潮湿,干燥度不够;尿布上未洗净的清洁剂对皮肤的刺激等。
如何预防红屁股
1.轻轻蘸干屁屁皮肤,避免用力擦拭
(图示为正确擦拭pp姿势)
2.选择合适的尿布
市面上有各种品牌和型号的尿布或纸尿裤,选择质量好、透气性好的尿布或纸尿裤,尿布清洗尽量避免使用含化学成分的洗衣液清洗,而是用热水清洗,再漂洗2-3次,第一次清洗可加入一些食醋,中和尿布中的碱性成分。
3.勤换尿布或纸尿裤,温开水冲洗屁屁
有些宝妈会问,为了避免宝宝红屁股,该用纸尿裤还是尿布?两种都一样,都有可能导致宝宝红屁股,关键是勤换洗:如果使用尿布,一般每次小便都需要换掉;如果使用纸尿裤,一般小便2~3次换掉,大便都要马上换掉(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隔绝大小便伤害皮肤。每次换尿布时,用温开水彻底冲洗宝宝的尿布区域,保持小屁屁洁净和干爽最为重要。
已发生红臀的新生儿,千万不要用肥皂水洗屁股。如果皮肤局部已经有渗出时,可以湿敷,干后涂上含有0.5%新霉素的炉甘石搽剂或0.5%新霉素氧化锌糊剂。
上海月嫂培训(全国招生)
上海政府补贴、指定的母婴护理(月嫂)培训学校,面对全国招生。学费元,学校提供住宿被褥(每天收费15元)。学期10天,考试合格,颁发国家承认全国通用的月嫂证书,在上海劳动局人力资源管理局的网上可以查询。毕业后推荐工作。月薪最低以上。要求:女,初中,年龄20-55周岁。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什么叫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