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的中西医治疗

腺样体肥大又称咽扁桃体肥大,本病为咽扁桃体的的病理性增生肥大,常起于咽部感染和反复炎症刺激,从而引起鼻塞不通、打鼾、睡眠不安,患儿常不时翻身,仰卧时更加明显,严重时可以出现呼吸暂停等。本病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合并存在。在寒冷,潮湿和气候多变的地区比较常见。儿童期急性传染病、营养不良和体质因素等亦可诱发,本病虽为儿童疾病,但对身体的正常发育与健康却有较深远的影响。

腺样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与扁桃体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岁~6岁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

西医认为,致病微生物、呼吸道感染、鼻-鼻窦炎、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等反复刺激腺样体,使腺样体组织增生变大。

症状体征

根据病史、症状、体症易于诊断,通过小儿型纤维鼻咽镜检查及X线鼻咽侧位摄片或CT检查,有助于诊断,要注意与鼻后孔息咽肿瘤,如淋巴肉瘤相鉴别。

1.耳部症状由于咽扁桃体肥大及鼻咽部炎性分泌物积聚,使咽鼓管咽口受阻,可并发非化脓性或化脓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耳闷。

2.鼻部症状咽扁桃体肥大常并发鼻炎,鼻窦炎,病人有鼻塞,流涕,张口呼吸,流涎,讲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等症状。

3.呼吸道感染症状由于炎症分泌物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咽喉,气管及支气管炎,故可出现咽部不适,声音改变,咳嗽吐痰,气喘,低热等症状。

4.“腺样体面容”由于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狭长,硬腭高拱变窄,牙齿外突,牙列不整,咬不良,下颌下垂,唇厚,上唇上翘,下唇悬挂,外眦下拉,鼻唇沟浅平,加有精神萎靡,面部表情呆板,愚钝,即成所谓“腺样体面容”。

5.全身症主要为慢性中毒症状及神经反向症状,表现为营养发育差,鸡胸,贫血,消瘦,低热,消化不良,易乏力,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烦闷,易惊,性情暴躁,夜间睡眠磨牙,遗尿等。

6.局部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咽后壁附有炎性脓性分泌物,颈部可扪到肿大的淋巴结。

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注意营养,预防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力,如注射胎盘球蛋白及转移因子等。用0.5%麻黄素滴鼻,使鼻塞症状减轻。并积极治疗病因。如伴有扁桃体肥大,可考虑先行扁桃体切除。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咽扁桃体逐渐萎缩,因此病情可能得到缓解或症状完全消失。

2.手术治疗

对于鼻咽阻塞症状严重,经一般治疗效果不佳,并有听力障碍者,应尽早行咽扁桃体切除术。

从中医角度而言,属痰核的范畴,脏腑虚弱小儿肺卫不固,膳理疏松,卫表不固,子盗母气,脾气亦因而虚弱,肺脾气虚,尤易感受六淫邪气而发病。

或因脾常不足,脾虚痰浊上泛,阻于鼻咽,肺气失司而成本病;或因肾常不足,久病肾阴亏虚,虚火上炎,灼津成痰,滞于鼻咽,诸上导致腺样体增生肥大。

或因小儿脾胃虚弱,过食肥甘厚味,安逸少动,形体肥胖,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久则聚湿生滚,痰湿聚集于鼻咽部,导致腺样体増生肥大。

中医治则治法:

本病治疗原则为:疏散风寒、清热利咽通窍,兼化痰湿,久病气血亏虚者需补益脾肾,对心肝火旺者需疏肝解郁,清心除烦。

苍耳子、炙麻黄、辛夷、白芷、银花、连翘、路路通、黄芩。(辩证加减。)

配合小儿推拿:

1.揉涌泉、太溪、迎香穴每天各5~10分钟

2.揉身柱、合谷每天各5~10分钟

3.揉足三里每天5~10分钟

腺样体肥大形成时间相对较长,所以中医治疗也需要一定的疗程,只要患儿及家长坚持定期就医诊治,很多患儿症状控制明显,甚至可以避免手术。

如何预防

1.对腺样体肥大不能轻视,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当孩子有听力不好或经常鼻塞、流鼻涕时,要想到可能不仅仅是耳朵或鼻子的病,还要检查是否有腺样体肥大。

2.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特别注意小孩感冒等情况。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鼻窦炎。尤其是小孩在2-10岁期间,应提高预防,如尽量避免小孩长期感冒,流鼻涕,鼻塞,咳嗽,搓鼻子、揉眼睛、打喷嚏等症状,如果还伴有听力不好、明显打鼾等症状,医院诊断治疗。

3.要注意营养平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4.要避免孩子过多接触霉菌。霉菌过敏对于生活在湿热气候环境中的儿童,是一个严重问题。所以,家长应注意避免或减少患变应性鼻炎的儿童暴于霉菌变应原,不要让儿童躺在地毯上看电视或玩耍,因为在地毯与水泥地之间存在大量霉菌;还应注意降低房间内的湿度有助于减少霉菌生长

4、多带孩子增加户外活动,参与体育活动,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

陶均伟

赞赏

长按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
白癜风用哪些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skp.com/wazlyy/20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