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治疗鼻炎的常用药物主要分为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充血缓解剂和抗白三烯药物几种。

糖皮质激素是鼻炎治疗的一线药物,它能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和释放,抑制参与炎症反应的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对过敏反应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常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包括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辅舒良)、糠酸氟替卡松(万瑞舒)、糠酸莫米松(内舒拿)、丙酸倍氯米松、曲安奈德等。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在用量不大的情况下包括鼻腔干燥、刺激感、鼻出血、咽炎和咳嗽,对自身激素的分泌有一定影响,它的最主要问题是需要一直使用,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我们自身对糖皮质激素的耐药性会不断增加,导致药效逐渐减弱。

组胺是造成鼻炎相关症状的主要的炎性介质,通过与细胞膜上它对应的受体相结合而产生作用。抗组胺药物能与组胺竞争细胞上的受体,使组胺不能同受体结合,从而抑制其引相关反应。需要注意的是,抗组胺药物能有效减少喷嚏、鼻痒和流涕,但对于鼻塞症状无效。常用的抗组胺药物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地氯雷他定、盐酸氮卓斯汀等。它的副作用包括鼻黏膜干燥、尿潴留和一定的中枢抑制作用。

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充血缓解剂就是我们常说的鼻减充血剂。它通过收缩鼻黏膜血管的作用,减轻充血,从而改善鼻塞症状,专治鼻塞,对其他症状没有帮助。使用这种药物需要特别注意,使用不能超过七天,最好遵医嘱使用,因为它是最常见的引起药物性鼻炎的药物,长时间用药会出现鼻黏膜增生、肥厚,鼻甲肥大,出现持续鼻塞,嗅觉丧失等症状。常见的鼻减充血剂包括盐酸赛洛唑啉、盐酸羟甲唑啉、麻黄碱类药物等。同时不推荐儿童使用鼻减充血剂治疗过敏性鼻炎。

抗白三烯药物主要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三线药物,具有预防和减少黏膜炎症的作用,其疗效不如鼻用糖皮质激素,只有当患者对糖皮质激素药物出现不耐受或者不愿使用鼻喷雾剂才单独使用或联合抗组胺药一起使用。常见的抗白三烯药物主要就是孟鲁司特钠,而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曾专门发布黑框警告,表示孟鲁司特钠可诱发严重神经精神不良事件,建议谨慎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skp.com/wazlyy/23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