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肥 > 鼻肥大治疗 > 每晚睡在垃圾堆,你还怎么拥抱春天DT财 >
每晚睡在垃圾堆,你还怎么拥抱春天DT财
文/罗遥
还在纠结那些打着“消费升级”旗号的博主安利值不值得吃?还在怀疑朋友圈层出不穷的“升级好物”是不是真靠谱?为了解决你们的困惑,DT君推出“NEXT50”系列研究,以客观严谨的态度,结合各大电商平台海量用户评价数据,对消费升级浪潮中新崛起的热门品类进行量化评价,带领大家“科学”升级。
万物生长的春天,尘螨病菌们也开始猖狂,最近很多小伙伴鼻炎发作。今天,DT君就来同大家聊聊春天的居家清洁大计——除螨。在这个大家越来越没有时间与空间晒被子的时代,你可曾考虑过除螨仪,又或是嫌弃过它鸡肋?先不急,本期NEXT50就带你重新走近这个品类!
DT君说
你可能已经听过这样的恐怖故事:
被子晾晒后的阳光气息,其实是上百万只螨虫烤焦了的蛋白质味道……
但你想过没,除了床单和被套,那些让你恨不得躺一整天的床垫、沙发……也是尘螨活跃场所。这些大部头家居用品,因为不方便换洗晾晒,更加温暖和潮湿,非常适合螨虫肆意生长。
而你和爱宠们无时无刻不在掉落的皮屑、毛发,为尘螨的繁衍生息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口粮。
尘螨引发的病症说大不大,说小……却格外常见:这些天你犯的鼻炎,很可能就是尘螨的锅——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是最常见的尘螨过敏症状。
所以,对于无处不在的尘螨大军,如果你以为暴晒、紫外线照射杀灭螨虫就能斩草除根,那就toonaive了。一个常见的解决方案是除螨仪,但长期以来对于它们能否杀灭螨虫争议不断。
其实,真正让人体不适的过敏原是尘螨的蜕壳、排泄物和尸体。要应对这个问题,真正应该清除的是尘螨蜕壳等一批过敏原,进而降低我们过敏的可能;以及断绝尘螨的食物来源——人和动物的皮屑、毛发,从源头上减少尘螨数量。
而除螨仪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发挥功效——千万别把它想成是除虫机,本质上这就是一台吸尘器,通过强劲吸力吸除过敏原和皮屑毛发。
晒被子床垫这种事情,已经离我们生活越来越远,但你们对螨虫的憎恶怎么破解?秉承带领大家追求美好生活的原则,DT君有必要剖析下这个陌生甚至很多人带有偏见的品类,本期NEXT50①将带你了解:
识别除螨仪功能里的“水分”:紫外线杀菌、高频拍打、HEPA(高效空气过滤器)……功能越多越好?
谁才是真正的除螨仪专业好手?
从几十块到一两千,这类产品价差那么大,怎么挑才不亏?
除螨仪里的真真假假
照例,DT君梳理了清单、小红书、什么值得买等消费KOL推荐,以及相关品牌在天猫、京东、严选等平台的销量表现,选出本期NEXT50的五款热销除螨仪。
虽说这是一个功能细分的小众家电品类,市场竞争也相当激烈。本次测评的五款产品,就涵盖了传统家电品牌飞利浦、海尔,靠吸尘器起家的家电明星戴森、小狗,以及近年人气火爆的精选电商平台网易严选。
相比奶奶们的晾晒和拍打,这些动辄上百上千块钱的现代科技产品,是否真的能够帮你便利地除螨?
DT君用图表拆解了这个品类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原理:
简单来说,吸力的大小,决定了除螨仪的清洁能力。
不过目前对于除螨仪的吸力并没有统一标准。如图,戴森是用气动功率(真空气压乘以气流)来标明吸力,其他品牌则认为压强(单位面积气压大小),数值越大吸力就越大。
另外,吸尘是一个快速置换空气的过程:配备靠谱的过滤系统吸附微尘,使得吸入的过敏原不再逃逸出来造成二次污染,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现在,市面上很多除螨仪还模仿传统的日照和拍打方法,贴心地推出了紫外线杀菌和自动拍打的功能——按道理,机器帮忙似乎更智能更科学,但真实效果如何?
比如飞利浦这款除螨仪配备了三个振头,每个振动频率为次/分,号称能振出藏匿在床垫、沙发深处的皮屑。小狗和严选的参数更惊人,自称拍打频率分别达到了次/分和次/分。
(图片说明:飞利浦除螨仪的振头振动效果展示)
实际上,如果要振出床垫深处的皮屑,振动幅度比振动频率更关键。如果高速拍打只是在小振幅下运行,效果嘛……有点像开了震动模式的手机,靠这个功能除螨就只当求心理安慰。
同样,除螨仪号称的紫外线灯杀菌也是颇具迷思。
市面上除螨仪的紫外线灯多是短波、穿透力很弱的UV-C紫外线,光是穿透纸片、玻璃等材质都会大大削弱效果,更别说十多厘米厚的床垫。
(图片说明:严选除螨仪工作时的紫外线灯;图片来源:什么值得买)
还有一点,紫外线灯能否杀死螨虫,取决于紫外线的照射量(紫外线强度和照射时间的乘积)。出于安全考虑,除螨仪上的紫外线灯强度不能大,所以往往会有照射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要求。
而我们在使用除螨仪时,其实很难满足照射时长这一要求。这也就意味着,除螨仪上的紫外线灯,绝大多数时候只是装装样子。
不吸不知道,一吸吓一跳?
也正是上面这些略显鸡肋的功能,耽误除螨仪这个品类的口碑。所以,看到这你也会困惑:既然如此,那到底还值不值得入一台呢?
还是来听听用过的朋友们都怎么说。
我们采集了这五款产品在天猫、京东、严选的用户评价,经过去重和无意义文本筛除后留得了多条数据。其中,竟然有将近9成用户对这个“鸡肋”产品给予好评(即中性和正面评论数量占比)。
回查评论后发现,大家对除螨效果感到“满意”“干净”的评论绝不在少数,甚至还出现了这样的“恐怖”体验:
不吸不知道,一吸吓一跳,原来每天都在垃圾堆里睡觉!
不想直视自己的床,被子,沙发……一切……
从这张词云图中可以看到,在产品属性层面,令大家感到满意的除螨效果,指向最多的是除螨仪的“吸力”——这也是之前我们在解析产品特征时提到的衡量除螨仪清洁能力的立身之本。
有意思的是,在“吸力”之外,大家在选购时还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