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风和气爽丹桂香
秋分知多少
秋分(autumnalequinox)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秋分点),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至,一夜凉一夜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漳州的天气,早晚温差大,漳卫er们要上心哟~
古人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小编觉得此言差矣~秋天是农民丰收的好时节,家家户户载歌载舞喜迎丰收。
秋分习俗知多少
秋祭月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癌作用。炒野苋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润肤美容。适用于痢疾、目赤、雀盲、乳痈、痔疮等病症。
吃汤圆、放风筝
汤圆多以糯米为主原料和其他一些配料制成,糯米性温,味甘,所加配料亦往往是高糖分、高热量之物,在秋寒季节少量食用有助于补充身体热能,补虚调血、升阳健脾。但糯米黏滞、难消化,多食容易导致食滞。搭配葱、蒜等辛味食物,可以平衡汤圆的滞缓效果。
秋分养生知多少
秋分到,吃对食物巧润燥
小编最近学了中医护理,天天都在想着如何养生,才能保持都这么可爱??~
《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使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同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要防止凉燥,就得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饮食调养方面,因秋属肺金,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可吃些百合、银耳、秋梨、蜂蜜、鸭肉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秋季,菊香蟹肥,正是人们品尝螃蟹的最好时光。但是螃蟹是大寒之物,也不适宜多吃。也可以炖汤,例如:青萝卜陈皮鸭汤、玉竹百合猪瘦肉汤、银耳红枣枸杞汤。
同时,秋分后,气候渐凉,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
秋分古诗知多少
《夜喜贺兰三见访》
(唐)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秋分》
左河水
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银棉金稻千重秀,丹桂小菊万径香。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贵谷子
一分秋意一分凉,
野外繁露披衣裳。
八九菊黄蟹儿肥,
风和气爽丹桂香。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责任编辑:郭艺敏
点亮“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