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夜入冬,很多人的噩梦又来了网

「本文来源:杭州通」

杭州日报讯一夜冬风,气温骤降

杭城直接一夜入冬

根据杭州气象台统计

从昨天14时的21.2℃到17时的10.5℃

气温暴降近11度只花了3小时

突如其来的降温,让大家措手不及,除了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还有很多人“阿嚏”个不停。

每年的这个时候,让很多人最头疼的东西又来了——过敏性鼻炎。

这两天,已经有很多人在吐槽

受鼻炎支配的恐惧又来了

每年都是这时候...

孩子连打10个喷嚏:我感冒了

医生:不是感冒,是鼻炎!

“莫不是感冒了?”最近,当洋洋(化名)小朋友打了第10个喷嚏的时候,洋洋妈妈不淡定了,医院看看。

“医生,我老是要感冒,一开空调就很难受,老是会打喷嚏流鼻涕呢!”洋洋坐在凳子上嗡声嗡气地告诉耳鼻咽喉科主任慈军。

“来,医生帮你看看啊!”通过检查,慈军主任发现,洋洋这并不是“感冒”,而是过敏性鼻炎发作了。慈军为洋洋对症开了一些药物,并叮嘱了洋洋妈妈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定期复诊。

大部分人一旦鼻塞流涕,第一反应就觉得是着凉感冒了,然而几天过后,鼻塞流涕症状并没有缓解,反而还慢慢有了鼻子痒、眼痒、喉咙痒的症状。慈军提醒:秋冬季过敏性鼻炎高发,要注意与感冒甄别,及时有效对症治疗,能大大提高自身舒适度。

鼻塞、流涕、喷嚏

全球5亿人都有这个困扰

过敏性鼻炎,又叫变应性鼻炎,是指由易感个体接触病原或过敏原而引起的鼻腔粘膜的一种慢性炎症,是一种非感染性的炎性病症,通过规范化治疗,可以将病情有效控制。慈军主任介绍道,披着“感冒”外衣的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据研究数据表明,全世界约有5亿人患有过敏性鼻炎,一项对中国普通成人的过敏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标准化患病率从年的11.1%上升到年的17.6%,近年来更是有逐步攀升的趋势。

发病人群主要为儿童和青壮年,常见症状有:鼻塞、流涕、喷嚏、鼻痒等。然而很多人将鼻炎当作感冒处理,造成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慈军医生建议,如鼻部症状反复发作,建议病人早日到耳鼻咽喉科就诊,以明确病症。

过敏性鼻炎按照发作类型可分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例如对柳树花粉、梧桐花粉过敏的患者常在春季发生鼻塞流涕喷嚏等一系列过敏反应,其他季节症状不明显,如对灰尘、螨虫类过敏的患者,症状发作则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可能常年都会出现过敏症状。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并且如果任其发展,严重者可能出现哮喘等症状。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患者中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比正常人要高出8-20倍。故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控制也是对支气管哮喘的有效防治手段。

过敏性鼻炎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过敏性鼻炎的诊疗过程中,第一步就是过敏原检测,常见的过敏原检测有血清特异性过敏原检查、皮肤点刺试验、鼻粘膜激发试验等。

只有明确致敏的物质,才能做到针对性的避免接触及治疗。比如柳树花粉等花粉过敏,建议患者尽量避免花粉季节前往公园、植物园等户外场地,外出建议佩戴口罩等。如螨虫或皮毛屑等过敏,建议患者使用抗螨用具,注意室内清洁卫生,勤高温烫洗床单被套等生活用品,保持室内通风,尤其避免喂养猫狗等宠物。某些食物、药物过敏则需要患者避免食用以及接触。

有些患者对温度变化有着较为敏感的反应,过冷、过热的温度变化会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因此建议此类患者办公场所尽量远离空调风口,靠近门窗,并且要常清理空调滤网、窗帘桌布等物品。此外,要适当运动,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睡眠,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

慈军主任最后提醒:一旦确诊过敏性鼻炎,规范治疗“必不可少”,尽早规范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减轻鼻炎带来的伤害。治疗鼻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家不断提高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切不可擅自停药,会造成鼻炎反复,甚至加重病情。

来源:杭州日报作者:记者柴悦颖通讯员张弛张媛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skp.com/ways/26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