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肥 > 鼻肥大病因 > 喷泉漏电夺走3名孩子生命,夏天来到,请让 >
喷泉漏电夺走3名孩子生命,夏天来到,请让
据东南网报道,年5月26日下午17时,福建省福清市金辉华府小区内,发生一起疑似3名儿童在小区景观水池内嬉戏触电身亡事件。接到网友爆料,记者立即赶往事发现场。18时左右到达现场时,涉事儿医院抢救。据目击者刘女士(化名)称,17时,她准备出门,在楼下遇上一男子告诉他有小孩在小区花园景观池内触电。未来得及多想,刘女士赶到事发现场,发现水池内躺着3名小孩。我就一直喊,一直叫人,这里有小孩触电了。刘女士称,在听到她的呼救后,附近另一业主寻声而来。发现此情况后,该业主用木棍将3名儿童从水池内挑了出来。医院,参照紧急处置预案,院方立即对3名儿童尽最大努力抢救。经过1个多小时的抢救,终究还是没能将3个孩子挽救回来。图为事发水池。
又是一则触目惊心的新闻,可怜的三条小生命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其实,景观喷泉漏电的新闻在之前就有发生过:
年8月24日,山东济南市某小区,两名8岁男孩在喷水池里捉鱼玩,其中一个孩子疑触电突然倒在水中,后抢救无效身亡。
年8月3日,河南开封万岁山景区,11岁男孩在一处观景水池边触水,疑因水池漏电,被电击落水。男孩父亲和另一亲戚前去营救,也被电击落水。事发后,三人被送医救治,因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年8月9日,北京一公园内喷泉漏电,导致两只宠物狗被电死,狗主人下水救爱犬,也触电身亡。
夏天来临,其实也伴随着许许多多家长孩子看不见的“隐形杀手”。今天我们就来列举一些在夏天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情况,希望各位家长警惕!
留意喷泉水池这些隐患
夏天一到,各地喷泉或景观水池陆续开放,孩子们天性都爱玩水,很多家长觉得水并不深,让孩子玩玩也没有什么。但喷泉和景观水池的隐患并不在于水的深浅,而是以下这几个方面:
①漏电风险
喷泉里有电线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电线漏电、管道断裂的话就可能导致漏电。
②水压大
喷泉靠电机的高压形成水柱,而水柱冲击的力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一个直径5厘米的喷泉口,在开启不到3秒钟的时间里,喷水柱能将体重50公斤的人轻松抬起。
在湖北恩施,一名男孩被喷泉冲上空中近2米后摔倒在地,鼻唇出血,衣裤被冲破。
在湖南邵阳,一名9岁女孩因想看音乐喷泉广场的喷泉如何从孔眼喷出,被突然喷出的水柱砸到口鼻流血……
③水脏
喷泉用水一般属于景观水,往往是雨水或经过处理的污水,远不及自来水干净。喷泉水长期暴露于户外并循环使用,难免滋生细菌,孩子们接触这种有细菌的水源,容易造成眼睛、皮肤感染等。
总之,公共场所的景观水池或喷泉不适合在其中嬉戏。管理方应采取游客须知、警戒线、警示牌、护栏等方式,限制人群进入,并对相关设施做好日常维护和检修。与此同时,家长也应对未成年人尽到监护职责,告诫孩子此处不宜玩耍。
溺水危险不容小视
几乎每年一到夏天,时常会有孩子不幸溺亡的消息。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粗心大意往往是酿成这些惨剧的原因。
有的家长认为,只要让孩子去正规的游泳馆或者游泳池就没事了,其实不然。
一、如何预防溺水情况的发生?
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疏忽。以下8个要点,家长们要牢记!
溺水防护8要点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二、真正的溺水者很难大声呼救!
“影视剧里看到的溺水者总是双手乱挥,大声呼救,拼命挣扎,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一般情况下,人溺水时会紧张,肌肉变得僵硬,喊不出来,根本无法挣扎和呼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王欣说,溺水时大脑处于半昏迷状态,所以溺水者一般都很安静。
1、溺水者不会呼救。他们必须先能呼吸,才能说话。一个人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间没有时间呼气、吸气,加上呼救。
2、溺水者也无法挥手求救。溺水者会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好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会将手臂前伸。总之,他们无法划水朝救援者移动,或把手伸向救援设备。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没有踢腿的动作,他们只能挣扎20—30秒,之后就会沉下去。
4、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头髮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6、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可能头后仰,嘴巴张开。小孩的头则可能前倾。
7、溺水最重要的迹象就是看起来不像溺水,他们看起来可能只是抬头在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这个时候你要问:“你还好吗?”如果他们能回答,大概就没事。如果眼神涣散,可能只有不到半分钟的时间救他们一命。
8、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当发现孩子安静无声时,就该去看看怎么回事。
三、当小孩不小心溺水家长应该怎么做?
“以前很多家长把溺水孩子倒过来拍背控水,有的控上很久,其实这是错误的方法。”医院儿科主任杨一民说,当救起溺水的孩子后,要先判断其意识、呼吸是否存在,拍打孩子同时在5—10秒内检查他的呼吸,观察遇溺者胸廓起伏。若有反应、有呼吸,则还有生命的体征存在。
先处理好他的呼吸道,把泥沙、杂物清理干净,防止窒息。再一手扶住孩子额头,另一手食指放在其下巴颏部分,轻轻地让头部后仰,以开放气道。如果发生心跳骤停,应马上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颤动大腿或压迫儿童背部,使其呼吸道内积水倾出。
在救护车来之前,对宝宝进行心肺复苏,步骤是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让遇溺者仰卧在坚硬的地面上,让其仰头,用手往上提下颌帮助打开其气道,然后一手捏鼻子,一手把其嘴巴打开,嘴包住嘴向内平缓吹气一秒,假如胸廓有起伏则证明吹气有效。
抢救过程中,每吹气2次接30次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时,以左手掌根部紧贴孩子的胸骨下端剑突以上(即胸部下正中处),右手掌根重叠放在左手背上,双臂伸直垂直按压,切忌用力过猛,深度大约为5厘米,至少达到次/分钟的频率。
误食驱蚊水
夏季蚊虫增多,很多家庭备足了各种各样的驱蚊水或者驱蚊的药品,以防家里的宝宝遭受蚊虫的叮咬。但是,随着科技发展,驱蚊水的成分也是越来越复杂。加之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导致很多孩子误食驱蚊水,酿成惨剧。
电蚊香液、洁厕剂、灭害灵、除虫剂等危险物品,都是孩子容易误食的物品。
一旦孩子误食这些有毒物品,要保持他们呼吸通畅,不要喂食或喂水,医院就诊。
因为大量给孩子喝水,反而容易促进化学物品的吸收,遇到强酸强碱物质,给孩子喝水可能加重灼伤。
将孩子遗忘车内
现在是夏天,白天温度往往都在三十度左右。而车内有多热,大家了解吗?
35℃+日照15分钟=封闭车内65℃
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温度!这种高温,极易发生“热射病”,呆半小时就能致命。
然而即便这样,仍然有家长竟然会把孩子遗留在车内!
湖南3岁女童被遗忘校车内7小时,中暑身亡湖南3岁的女孩小紫,被幼儿园老师遗忘在车门紧锁的校车内,长达数小时,最终小紫中暑身亡。经后来测试,车内温度高达50℃。湖北一男孩被遗忘车内身亡湖北一男孩被锁车中,直到2个多小时后,才被发现,当时他已昏迷,经检查体温高达40°,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福建2岁女孩被遗忘车上12小时窒息身亡福建某地2岁女孩小欢在后座睡着了,舅舅和舅妈锁车回家时,将她“遗忘”在车内,第二天发现时,小欢已经死亡。河南女童被遗忘车内中暑身亡河南一位2岁半的女童被父母遗忘在车内,5小时后,女童双目紧闭,浑身僵硬。经查,孩子的心跳为0,脉搏为0,血压也完全测不到了,孩子浑身通红,皮肤上还有灼伤的泡。经鉴定,孩子死亡原因是中暑引发的热痉挛。
看看这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真的让我心痛不已!那么可爱的孩子因为大人的疏忽而失去了生命,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不再发生这样的悲剧!?
一、怎样做能避免或降低悲剧发生?
首先,父母要养成下车后检查车内的习惯。这么做不光是确认不要落下孩子,还有些贵重物品也不要忘在车内,以免招来小偷。
其次,要锻炼孩子的自救能力,必要的时候可以和孩子模拟实践一下。一般孩子被困,引导他们自己开车门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最简单的还是教会他们如何按喇叭,引起注意。
不少车在熄火、断电条件下还能鸣笛,这时候可以通引导孩子,让他们发现自己一旦被困车里,就不停按喇叭。
如果发现孩子不能通过按喇叭来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