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肥 > 鼻肥大病因 > 医学科普说说鼻炎那点事儿,内附很赞的 >
医学科普说说鼻炎那点事儿,内附很赞的
过敏性鼻炎或变态反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又称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等为主要特点。本病临床常分为终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后者又称为“花粉症”。虽然变应性鼻炎不是一种严重疾病,但可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效率,并且造成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可引发支气管哮喘、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慢性咳嗽等,或与变应性结膜炎同时产生。
症状体征
1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连续性发作,大量水样清涕,其次是鼻塞和鼻痒。部份患者有嗅觉消退,但为暂时性。
喷嚏:为1反射动作,呈阵发性发作,每次数个到数十个不等,多在晨起、夜晚或接触变应原后发作。
清涕:为大量清水样鼻涕,是鼻分泌亢进的特点性表现。
鼻痒:是鼻黏膜感觉神经末梢遭到刺激后发生于局部的特殊感觉。季节性鼻炎者可伴随眼痒、耳痒、咽痒等。
鼻塞:程度轻重不一,间歇性或持续性,单侧、双侧或两侧交替。
嗅觉消退:由于鼻黏膜水肿明显,部份病人尚有嗅觉消退,多为暂时性,但也可为持续性。
头痛:合并有变应性鼻窦炎者可出现头痛。
2鼻镜检查
鼻黏膜可为苍白、灰白或浅蓝色,双下鼻甲水肿,总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粘涕。如合并感染,则黏膜充血,双侧下鼻甲暗红,分泌物呈黏脓性或脓性。病史长者可见中鼻甲瘜肉样变、下鼻甲肥大或中鼻道瘜肉。
并发症
可引发支气管哮喘、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和慢性咳嗽等,或与变应性结膜炎同时产生。
病理病因
变应性鼻炎常与接触变应原有关。近来研究表明,遗传和环境亦是变应性鼻炎的重要因素。
1变应原
变应原作用于个体主要有三种方式:①吸入变应原:室内变应原主要有尘螨、动物皮毛或来源于植物的过敏原等;室外变应原包括花粉和真菌等。②食入变应原:常见者如牛奶、鸡蛋、肉类、鱼虾及其他海味和某些药物等。③直接接触变应原:如化妆品、肥皂、油漆及某些外用药液。
2遗传因素
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个慢性发展过程,与遗传有关。从临床角度看,变应性鼻炎患者常伴随明显家族史。从20世纪70年代起,有关家系和双胞胎的调查资料可以证实这个结论。另外,这类遗传现象在单受精卵双胞胎中比双受精卵双胞胎更明显,而具有某种基因的儿童可能会特别敏感。
3环境因素
①空气污染:室外污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和大气污染成份,如臭氧、氮氧化物和SO2等。室内污染主要有甲醛、甲苯等。②感染因素——“卫生假说”:即变应性疾病增加是由于感染性疾病减少的结果。其理论依据是细菌感染或接触细菌的产物而激起T辅助1型细胞(Th1)的反应,从而产生抑制Th2的反应力,到达减少变应性疾病和哮喘的发病率。另外,有报导发现病毒感染也可以产生类似的效应。但这些假想的科学根据和确切的免疫学机理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证实。
用药医治
1避免接触变应原
是防治变应性鼻炎最有效的方法。但对有些变应原,特别是吸入性变应原,常常难以避免,但其是医治策略的必要组成部分。
2药物医治
近年来由于高效、长效、安全的药物不断问世,使药物医治在变应性鼻炎的医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抗组胺药:主要通过与组胺竞争效应细胞膜上的组胺受体发挥抗H1受体的作用。传统的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扑尔敏)因其中枢抑制作用,对从事精密机械操作和司乘人员、高空作业人员应慎用或不用。而新型的抗组胺药,近年来临床广泛运用的非镇定性H1受体拮抗剂如西替利嗪(每次10mg,每天1次)、氯雷他定(又名开瑞坦、克敏能,每次10mg,每天1次),不但克服了传统抗组胺药的中枢抑制作用,而且抗H1受体的作用明显增强,但亦有一些严重并发症如心功能障碍等。
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钠有阻断肥大细胞表面膦酸酯酶A的激活作用和避免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作用。逐日喷鼻4次,每次10mg,或2%色甘酸钠水溶液滴鼻。主要缺点是起效慢,需提早1~2周用药,且保持时间短。
减充血剂:可滴鼻或口服如1%麻黄碱滴鼻剂、尔可安(通用名:去氧肾上腺素溴苯那敏胶囊,每粒含马来酸溴苯那敏4mg,盐酸肾上腺素10mg)等,能有效减缓鼻充血,但如使用不当,可引发药物性鼻炎、中枢兴奋和血压升高等。
皮质类固醇:具有抗变态反应、抗炎作用,能明显减轻各种炎症反应,减缓鼻上呼吸道变态反应,特别鼻用激素为首选的有效医治药物。起效快且无肌肉注射激素和静脉内注射激素的全身副作用。鼻内皮质类固醇是医治变应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其疗效超过抗组胺药、减充血剂和色甘酸钠,为第一线医治药物,它不但医治终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有效,同时还显示用于鼻息肉切除后可以预防复发。现有的鼻内皮质类固醇制剂有2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该类制剂按使用剂量使用1~2周后,对病情做出评估,并根据疗效调剂剂量。用药原则是使用最小剂量到达好的疗效。局部刺激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约10%的患者用药后有各种不同的鼻腔刺激,如鼻腔炙烤感或用药后喷嚏,2%有血性鼻涕,极少数报告鼻中隔穿孔和迟发变态反应,但长时间用药并没有黏膜形态学改变的危险。
中药医治:通过扶正祛邪调理人体免疫功能发挥医治作用。
3免疫学医治(脱敏医治)
传统的通过皮下注射小剂量抗原并逐渐增加浓度的免疫医治已运用了近些年。有关该疗法的机制学说很多,但目前大多数学者和变态反应工作者多赞同阻断变应原与IgE结合的特异性IgE封闭抗体理论。虽然免疫医治给60%~90%的病人减轻了临床症状,但其副作用如类过敏反应的产生,乃至少数病人的死亡,和较长的疗程(一般需要2年或更长的时间),限制了其在临床的运用。
4下降鼻黏膜敏感性的医治
以下鼻甲冷冻、激光、射频、微波、等离子等手术医治,可减少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及减轻鼻塞症状。
5鼻腔冲洗医治
每天用温盐凉开水冲洗鼻腔,可以冲洗出滞留的鼻腔粘膜表面的过敏原物资,减少过敏原刺激引发反应,从而改良症状。
另外,也有报告高压氧医治有报导运用高压氧医治终年性变应性鼻炎,其中改良比率总计近99%,3年随访的总有效率近73.3%,表明疗效巩固。
饮食保健
1过敏性鼻炎食疗
1、肾虚型食疗
1.鳝鱼煲猪肾:黄鳝克(切段),猪肾克,同煲熟,调味食用。
2.苁蓉金英羊肉粥:肉苁蓉15克,金英子15克,精羊肉克,粳米克,细盐少量,葱白2根,生姜3片。先将肉苁蓉、金英子水煎去渣取汁,入羊肉、粳米同煮粥,待熟时,入盐、生姜、葱白稍煮便可。
3.菟丝细辛粥:菟丝子15克,细辛5克,粳米克,白糖适当。将菟丝子洗净后捣碎和细辛水煎去渣取汁,入米煮粥,粥熟时加白糖便可。
2、风寒型食疗
1.葱白红枣鸡肉粥:红枣10枚(去核),葱白5茎,鸡肉连骨克,芫荽10克,生姜10克,粳米克。将粳米、鸡肉、生姜、红枣先煮粥,粥成再加入葱白、芫荽,调味服用,逐日1次。
2.神仙粥:生姜6克,连须葱白6根,糯米60克,米醋10毫升,先将糯米洗后与生姜同煮,粥将熟时放人葱白,最后入米醋,稍煮即可食。
3、风热型食疗
1.取桑叶9克,菊花18克,甜杏仁9克,粳米60克。将前二味药煎水去渣,加甜杏仁、粳米煮粥食之。逐日一剂,连服数剂。
2、过敏性鼻炎吃哪些食品对身体好:
1)、多吃含维生素C及维生素A的食品:菠菜、大白菜、小白菜、白萝卜等。
2)、宜多吃生姜、蒜、韭菜、香菜等暖性食品。
3)、宜多吃糯米、山药、大枣、莲子、意仁、红糖和桂圆等。
4)、在饮食上宜平淡,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萝卜、刀豆、丝瓜、及梨子、苹果、橘子、枇杷、葡萄、核桃等。
3、过敏性鼻炎最好不要吃哪些食品:
1)、忌食牛肉、含咖啡因饮料、巧克力、柑桔汁、玉米、乳制品、蛋、燕麦、牡蛎、花生、鲑鱼、草莓、香瓜、蕃茄、小麦。
2)、忌食冷饮:过冷食品会下降免疫力,并造成呼吸道过敏。
3)、忌食剌激性食品:如辣椒、芥末等,容易剌激呼吸道黏膜。
4)、忌食特殊处理或加工精制的食品。
5)、忌食含人工色素的食品:特别是黄色五号色素。
6)、避免香草醛、苯甲醛、桉油醇、单钠麸氨酸盐等食品添加物。
7)、忌食海腥油腻,如虾(尤其是海虾)、蟹(梭子海蟹)、桂鱼、黄鱼、鲫鱼及肥肉、猪油。
8)、动物内脏亦应少食。
9)、香烟、饮酒等嗜好应戒除。
10)、慎食芹菜、酒酿等发物。
预防护理
尽量避开一切可疑或已明确的致敏原,包括一切致敏性吸入物、食品和接触物以减少发病率。
预后
经适当医治后症状一般可减轻或得以控制。
专家简介
陈晓平,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耳鼻咽喉科履行主任。
兼任浦东新区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常委委员,农工党浦东区委副主委,农工党上海市第十二届市委委员,农工党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医药卫生专委会副主任。同时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鼻炎鼻窦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上海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四届上海市区县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浦东新区耳鼻咽喉科重点学科群负责人,浦东新区耳鼻喉科质控组组长、浦东新区老年人康复指点团专家库成员。
年入选“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百人)培养计划”,医院、美国HOUSE耳科研究所、医院进修学习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鼻微创外科及头颈肿瘤外科手术技术。
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构成以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鼻微创外科及头颈肿瘤外科为专业技术方向,以耳聋耳鸣诊治、鼓室成形人工听骨植入听力重建术、面神经减压、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面肌痉挛等手术,鼻内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过敏性鼻炎、鼻腔鼻窦肿瘤等微创手术,咽喉部肿瘤、甲状腺、腮腺、颌下腺等头颈部肿瘤手术为临床技术特点。承当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生局、新区科委、新区卫生局等科研课题10余项,取得浦东新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成果8项,参编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名(7名已毕业,5名在读)。屡次被医院评为“十佳医师”,宁夏医科大学“优秀硕士生导师”。
希望大家多多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好北京到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