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秋分习俗及秋季养生方法

秋分(autumnalequinox),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秋分点),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秋分的三候是:“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而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

秋分是我们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一般在阳历的9月22日-24日之间的某天。在这一天,太阳达到黄经度,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对于我们北半球来说,秋分之后,昼短夜长的趋势就越来越明显了。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分”,实际上就是半的意思。过去把秋季分成孟秋、仲秋和季秋三部分,秋分正处仲秋,所谓平分秋色是也。

一、秋分的气候

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为期15天。这15天又等分为三段,用以更细致地描述节气的气候特点,被称为“三候”。

秋分的三候是:“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秋分有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古人用阴阳转换来解释气候的寒暑变化,而秋分正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雷是阳气的代表,雷始收声意味着阳气开始衰退,而阴气逐渐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体现在外在的气候变化上,自然是秋意渐浓,气温逐渐下降了。

二候蛰虫坯户。由于天气开始变冷,蛰居的小虫子们开始用泥土封闭自己的洞穴,以抵御寒气的侵袭。

三候水始涸。进入秋季以来,北方地区降水开始明显减少。而秋分之后,南方地区在迎来最后一波台风降雨之后,也开始逐渐进入少雨的时期了。

总之,秋分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能够感到浓浓的秋意,可谓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但在欣赏美景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适时地增加衣物,避免着凉了。

二、秋分的民俗

“二分二至”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秋分作为“二分”之一,自古便受到从官方到民间的重视,也形成了丰富的节气民俗。这些民俗有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也有些还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秋分的祭祀

在古代,二分二至作为重要的节气,历来为统治者所重视。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我们今天熟知的中秋节,实际上最早就是由秋分的祭月节发展而来的。在今天的北京,还有日坛、月坛、天坛、地坛等公园,就是明清时期帝王们举行祭祀的场所。

北京月坛公园

官方的祭祀行为自然也会影响到民间,让大家都觉得在秋分这天祭月是很重要的事情。不过与官方祭祀有着一套规定繁琐的礼仪规程不同,民间的祭月则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方特色。

比如在《北京岁华记》里面,就记载了老北京祭月的习俗。书中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祭月节仕女图

而在江浙一带的杭州,习俗就有所不同。“每户瓶兰、香烛、望空顶礼,小儿女膜拜月下,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此时民间还会供奉许多物品,但有趣的是,这些物品都做成了缩微的形式,像供奉的小财神,大不盈尺,并设有台阁、几案、盘匝、衣冠、乐器等物,都缩小到寸余,非常精致。当地人称之为“小摆设”。

中秋节最早是由秋分祭月发展而来

除了祭月之外,在古代的乡村社会,在秋分这一天还会设立秋社,祭祀土地神。秋社是传统乡村社会的一件大事,规模甚至比春社还要隆重。除了奉上新收的农作物以祭祀土地神之外,秋社还是乡里宗族一次大型的集会,大家一起饮酒、游戏,或者请来戏班进行表演,有着强化血缘纽带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6月份,国家正式出台文件,从年开始,将每年的农历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从国家层面将传统秋社庆丰收的内容确立了下来。

浙江省清德县农民丰收节

2、秋分的饮食民俗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如此美好的时候,怎么能忘了吃呢?在我国岭南的一些地方,秋分时节就有着“吃秋菜”的习俗。不过这个吃秋菜,倒不是为了美食,而是代表一种美好的祈愿。

所谓的秋菜,实际上是一种岭南地区生长的野苋菜,当地人称之为“秋碧蒿”,细长嫩绿,大概有巴掌长短。当地人会在秋分这天上山去采摘秋菜,回家后和鱼片一起熬成汤,称为“秋汤”。岭南地区有句民谚:“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野苋菜

当然,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种野苋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食“秋汤”也暗和了中医秋天滋补的观念,还是很有道理的。

3、秋分的娱乐、出行活动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秋天本就是出游的好时节。秋分时节自然也少不了娱乐方面的民俗。

比如旧时候的农村,在秋分前后就有“说秋”的活动。这个说秋呢,其实类似于一种民间的曲艺项目。说秋人都是一些善言唱的民间艺人,被称为“秋官”。每到秋分,秋官们就会挨家挨户的上门去唱些与丰收有关的吉祥话,并送上“秋牛图”,说得主家高兴了还能得到赏钱。这个秋牛图呢,是把二开的红纸或者黄纸上,写上二十四节气,并画上农夫牛耕的画面的一种图画。

传统的秋牛图已经很难找到了,只能看个大概

再比如,在我国古代还有着秋分日“候南极”的习俗。《史记·历书》里面有“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的说法。因为咱们国家在北半球,所以南极星一年之内只有秋分前后才能见到一次。同时,古代统治者认为南极星的出现是一种祥瑞,意味着天下太平。所以皇帝们会在秋分这天的早晨,带领文武百官去南郊迎接南极星,逐渐地也就形成了秋分日“候南极”的习俗。

候南极在今天被商家玩出了新花样

此外,旧时农村还有秋分“走社”的习俗。民谚有:“鸡豚秋社,芋栗园收,李四张三,来而便留”。旧时农村多聚族而居,人口流动性很低,邻里之间守望相助,关系比今天要亲密的多。一年的辛劳,少不了乡邻的互帮互助。到了秋天,借着丰收的喜悦,总要拿出些土产食品互相答谢一下。这也是旧时农村重要的一个交际活动。

竖鸡蛋

“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不少人在做“立蛋”试验。

秋季养生

阴平阳秘

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要想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使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同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要防止凉燥,就得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秋季,菊香蟹肥,正是人们品尝螃蟹的最好时光。但是螃蟹是大寒之物,也不适宜多吃。

精神调养方面,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老人可减少说话,多登高远眺,让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消散。同时,秋分后,气候渐凉,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

收敛闭藏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在饮食摄养上,因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同时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宜多选用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柿子、芝麻、鸭肉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广东民间历来秋日最多润养的汤水,此时正是大有所用,如青萝卜陈皮鸭汤、玉竹百合猪瘦肉汤、木瓜粟米花生生鱼汤、沙田柚花猪肝汤、无花果白鲫汤、霸王花蜜枣猪月展汤等都是家庭养生之品。

在精神养生方面,要看到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言。所以这时,人们应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同时精神情绪上要看到积极的一面,那就是金秋季节时,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洗冷水浴;或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练健身操等。在进行“动功”锻炼的同时,可配合“静功”,如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内气功、意守功等,动静结合,动则强身,静则养身,则可达到心身康泰之功效。

秋季养生保健

秋天是肠道传染病、疟疾、乙脑的多发季节,也常引起许多旧病,如胃病、老慢支、哮喘等的复发,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若疏忽防范,则会加重危险。

好了,关于秋分的节气和民俗,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秋季养生方法:

润燥为先,银耳滋阴治三燥

今日秋分,燥气开始袭人。

燥在秋天主要表现在人的三个部位:

一、呼吸系统燥:鼻子干,口干,咽喉干。

二、皮肤燥:皮肤发痒,抓了之后有白色皮屑。

三、肠燥:大便干结和便秘,

很痛苦,特别是老年人。

治秋天人身上的三燥,

都要靠滋阴来解决。

滋阴首先是滋养肺阴,

还有胃阴、心阴和肾阴。

要想安全平和地滋养五脏之阴,

银耳是不二之选。

银耳是一味滋补良药,

特点是滋阴润燥而不腻滞,

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安眠健胃、

补脑、养阴清热、润燥之功效。

清除内热,吃银耳雪梨羹;

口干便秘,吃银耳百合羹;

气血两虚,吃银

耳大枣羹;

血虚体寒,吃银耳桂圆羹;

养脾胃,吃银耳大米粥;

想补肾,吃银耳枸杞羹。

那么,如何炖银耳才能达到最好效果呢?

①.首先把银耳洗干净,

撕成小朵,掰得越碎越好。

②.放到大的保温瓶里,

然后再冲入一满壶沸水。

把它盖上,就这样闷一晚上。

③.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

把它倒到锅里,这会银耳已经泡很开了,

再煮个十几二十分钟,就可以吃了。

炖银耳的时候把它里面的胶质炖出来,

炖出黏黏稠稠的感觉,

这个时候是最好消化的。

银耳是很平和的,所以安全。

天天吃,细水长流,一定见效。

注意

吃银耳时,不能同时服用黄芪和人参。

风寒感冒、咳嗽痰多的时候不要用银耳。

问答

1、问:为什么银耳不能和黄芪人参同时服用呢?

答:这两样是助阳补气的,会多少抵消银耳滋阴的功效。

2、问:什么时间段吃银耳,早上中午还是?当零食喝还是当早餐吃?

答:都可以,早餐吃吸收好。建议把它作为一餐的一部分,因为银耳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我早上是把它当早餐吃的,这样就相当于补充蛋白质了,比吃肉、吃蛋都好消化,而且作用更佳。

3、问:吃银耳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人人都合适吗?

1.吃银耳时,通常不同时服用黄芪和人参。这两样是助阳补气的,会多少抵消银耳滋阴的功效。2.当一个人急性病发作的时候,都是不宜补的。3.风寒感冒、咳嗽痰多的时候不要用银耳,因为它是偏凉性的,这个时候不要用。4.老爱腹泻的人暂时不要用。因为银耳有润肠的作用。

4、问:为啥痰多不能吃银耳?

答:银耳是润肺的,相当于注入新的水液滋润肺部,但痰多就是身体的水液运化无力,排不出去,在体内变成痰湿,这时候滋润进去的水是没办法循环的,渐渐的,也就会变成一池死水,成了湿气。

5、问:阴虚脾胃也虚弱,容易便秘,煮银耳羹可以加雪梨百合莲子枸杞红枣,各种一起炖么?

答:养脾胃可以煮银耳大米粥,因而本身就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脾胃比较虚弱的话,就不建议经常加雪梨和百合,他们是清热的,对付大便干结型的便秘更有效,但脾胃虚弱容易便溏。

6、问:阳虚体质,脾胃虚寒,每次吃银耳冰糖的时候吃完就会口酸,请问我适合吃银耳吗?可是秋天我也觉得鼻子和皮肤也很干燥,大便也是干燥,请问我可以怎么用银耳?

答:阳虚的人话,一般先不要滋阴。因为身体内的水太满了,阳气一直在努力蒸发水分。这时候再吃滋润的食物,阳气没力气,不仅消化不了,还容易生成新一轮湿气,也把阳气伤到了。得先把身体内的火给加足。最好的方式就是运动。在家做瑜伽、或者爬爬山,稍微出点汗,让气血活络起来,身体、肌肤很容易被润到。

7、问:阴虚脾胃也虚弱,容易便秘,煮银耳羹可以加雪梨百合莲子枸杞红枣,各种一起炖么?

答:养脾胃可以煮银耳大米粥,因而本身就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脾胃比较虚弱的话,就不建议经常加雪梨和百合,他们是清热的,对付大便干结型的便秘更有效,但脾胃虚弱容易便溏。

8、问:为啥痰多不能吃银耳

答:银耳是润肺的,相当于注入新的水液滋润肺部,但痰多就是身体的水液运化无力,排不出去,在体内变成痰湿,这时候滋润进去的水是没办法循环的,渐渐的,也就会变成一池死水,成了湿气。

9、问:银耳一年四季都能吃吗?

答:银耳的黄金时段是从秋分到来年的立春(是秋天的后一半加上整个的冬天)。因为秋冬是养阴的季节,而银耳是养阴圣品。第一,可以调整慢性病。第二,可以养阴润燥,效果直接看得见。比如说在秋冬季节的北京,人会觉得皮肤很干,特别是嘴唇会干裂。但如果你从秋分开始吃上一个月的银耳羹,就会发现嘴唇自然很滋润,不需要涂润唇膏。

10、问:例假的时候能吃银耳羹吗?

答:可以的,可以加些红枣枸杞。

11、问:肺癌病人可以吃银耳吗,可以长期吃黄芩吗,谢谢!

答: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阴虚型神经衰弱和失眠多梦等。黄芩,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所以,为适应秋气,可以喝点银耳百合雪梨羹,而黄芩,需要看您病情,考虑有内热的话,配伍方剂一起来用,这个药也寒凉,要中病即止。

12、问:请问焦三仙都是啥?

答:即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经常合用有良好的消积化滞作用。

问:银耳可不可以同时加枸杞,百合,红枣,桂圆,大米,雪梨红豆煮吃,我经常会把这几样煮,会不会失得其反。

答:每次不用加这么多,选择2、3味就足够了.可以选择加入百合雪梨,滋阴清火;或者枸杞红枣桂圆,补气血;或者直接加大米,养脾胃。

13、问:鲜银耳和干银耳有啥区别吗?

答:新鲜银耳中含有的水分比较丰富,极易受到霉菌的污染,引起发霉、变质等现象,而干银耳经过脱水处理后,可以长时间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未加工处理的新鲜银耳中含有的卟啉类光感物质含量比较高,而干银耳中卟啉类光感物质是比较少的,其安全性比较高。

14、问:感冒了能喝,黄芪,当归水吗?

答:感冒了也不要吃黄芪,黄芪是固表的,容易把病邪阻挡在体内,宣泄不出去,建议在身体恢复后再服用。

点击







































白癜风可以吃什么
怎么治疗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skp.com/ways/20677.html